據管道閥門展,2022年受地產等下游需求承壓影響,我國塑料管道產量同比下降0.9%至1645萬噸。隨著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產量增速放緩、塑料管道產能過剩,同時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與品牌關注度不斷提高,塑料管道行業有望持續出清規模較小、品牌知名度較低的企業,龍頭有望實現集中度穩步提升。
相比傳統金屬或混凝土管道,塑料管道具有耐腐蝕、壽命長、方便運輸等優點。塑料管道行業涵蓋塑料管材、管件、閥門、 檢查井及相關塑料配件,其中以塑料管材為核心,而管材是以 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PP(聚丙烯)、PB(聚丁 烯)、ABS 等高分子材料為主料,加入適量的穩定劑、增塑劑等,經過擠出、注塑以及復合成型技術等方式加工而成。相比 傳統的金屬管道、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管道,塑料管道具有耐腐蝕、使用壽命長(一般為 50年,金屬或混凝土管道普遍 20-30 年)、重量輕而方便運輸、施工和維修簡便等優點,在農用、市政、建筑給排水等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推廣普及。
塑料管材市場早期產品生產工藝簡單,行業進入壁壘不高,導致中小企業眾多、行業競爭高度分散,所處市場為充分競爭的紅海市場,屬于充分競爭市場。截至2022年,規模較大的塑料管道生產企業達到1000多家,年產能1萬噸以上的企業約300多家,年產能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20多家。截至2022年,我國塑料管道行業頭部企業產量占比為:中國聯塑14%、中財管道6%、日豐管道5%、公元股份4%、偉星新材2%、雄塑科技1%、顧地科技0.7%,其他企業合計占比約68%,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
塑料管道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2018-2022年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產量CR3由20.8%提升至25.4%,CR6提升至32%。近年來隨著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產量增速放緩、塑料管道產能過剩,同時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與品牌關注度不斷提高,塑料管道行業有望持續出清規模較小、品牌知名度較低的企業,龍頭有望實現集中度穩步提升。
2022年塑管行業市場占有率CR6統計
目前國內較大規模的塑料管道生產企業上千家,年生產能力超過3000萬噸,其中,年生產能力1萬噸以上的企業約為300家,有20家以上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已超過10 萬噸,塑料管道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前二十位的銷售量已達到行業總量的40%以上。按產量計算,綜合考慮行業內上市和未上市企業,2022年塑料管道行業CR6在32%左右,其中中國聯塑近年市占率約在15%上下波動。
行業龍頭企業的規模優勢和渠道優勢明顯,中小企業市占率呈逐漸縮小態勢。
從區域格局來看,管材企業經營的區域性較強,整體呈現南強北弱的局面。
各家企業的業務往往集中分布在一至兩個地區,華南地區和華東地區由于雨水充沛,人口密集,管道需求大,是各個企業的主要業務區,各大企業異地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間。
龍頭企業除了深耕原有業務區外,西南、西北、華中等業務稀疏的地區的水利、農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將帶來新的利好。
塑料管道有一定的運輸半徑限制,特別是對于較大口徑的管材,區域流動性較差,全國布局有助于節約運輸成本。
當前管材行業進入看重質量、產品性能和附加值的發展新時期。同時,產品標準化的提升也帶給龍頭企業建立標準化生產線、通過擴大產能實現規模經濟的機會。在此推動下,管材行業壁壘料將逐步提高,壓縮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
市場展望
管道閥門展表示,據相關機構測算塑料管道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1700億元,其中PPR約400億元,后續老舊小區、污水管網改造等存量需求釋放有望驅動塑料管道行業未來進一步增長;
1)根據《“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十四五期間全國預計將新建改造污水管網8萬公里,假設以佛山2019年建設1005公里管網,計劃投資53億元計算,平均每公里投資527.36萬元,則十四五期間污水管網改造市場規模為4218.91億元;
2)根據中國塑料管道協會預計,十四五期間將改造25萬個老舊小區,假設以貴州2022年全部開工改造1501個城鎮老舊小區,累計完成投資30.86億元,平均每個小區投資206.60萬元,則十四五期間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市場規模為5139.91億元。
綜上所述,我國塑料管道行業市場前景還是很大,在國內政策引導下,塑料管道中小企業應加強技術創新與發明,掌握市場優勢及機制靈活性,多元化拓展產品線,進一步加快企業的發展進程。
(文章來源:互聯網)